倘若你对中国历代书画集有所研究,你会发现那些历经千年岁月打磨的名家字画的力量。中国古代时期得以发展的阶段,那必然是清朝康熙年间了。这一时期的山水画、花鸟画和人物画都直承晚明的余绪而向前发展,名家辈出,流派纷呈。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“书画荟萃│清代名家字画赏析品鉴”的相关内容。

清代名家字画赏析
1、刘泳之(1809-1850后)〔清〕

刘泳之(1809-1850后)〔清〕初名刘泳、刘荣,字彦冲,号梁壑、梁壑子,四川铜梁人。工诗文,善山水、人物、花卉,画笔秀润,可谓青出于蓝,画风近朱昂之中年之笔。山水仿王蒙一派,亦长于泼墨。临摹宋元人物界画等名迹,学各家之长,得其精蕴,笔墨工细明丽。“惜中岁遽殁”,未能大成而自立面目。
2、王翚(1632年4月10日─1717年11月15日)〔清〕
王翚(1632年4月10日─1717年11月15日),字石谷,号耕烟散人、剑门樵客、乌目山人、清晖老人等。江苏常熟人。清代著名画家,被称为“清初画圣”。与王鉴、王时敏、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“四王”,论画主张“以元人笔墨,运宋人丘壑,而泽以唐人气韵。”

王翚自幼嗜画,继承家学,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,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。王翚师从王时敏、王鉴。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,广采博揽,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,熔南北画派为一炉。王翚在王时敏、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,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,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,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。

王翚将黄公望、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、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,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、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。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,清幽灵动。王翚作画喜好干笔、湿笔并用,而且多以细笔皴擦,画面效果比较繁密。曾说“以元人笔墨,运宋人丘壑,而泽以唐人气韵,乃为大成”。

王翚(清〕《夏五吟梅图》
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,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。章法富于变化,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。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,某些画则显得刻露,墨法少有变化,构图略感壅塞。
艺术扩展:中国历代书画资源
历代书法高清大图合集
历代国画高清合集(含近现代)
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合集
李可染作品合集
清代时期 明清时期的绘画思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:其一是宫廷绘画的复兴,明代有锦衣卫所附设的画家制度,清代对于供奉画家有如意馆的设置。其二,是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。其三,是西洋绘画的传入。其四,是绘画画派的蜂起和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书画荟萃│清代名家字画赏析品鉴”的相关内容,想了解更多画画相关资讯,请关注水彩迷官网。
评论